輔導員報考熱的同時,也有很多勸退的聲音。網上隨便一搜,就能看到大量關于輔導員工作的吐槽,而吐槽原因不外乎錢少事多發(fā)展小。作為一名從事輔導員崗位的人,我想從幾個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,希望能為那些對輔導員感興趣卻又猶豫不決的人提供一些參考。
一、輔導員工作有多累?
輔導員的工作比較繁瑣,剛進高校那會兒,感覺自己每天都像是在打仗,要處理各種突發(fā)情況和瑣碎事務(想不明白這群學生到底為什么這么能折騰?。?/span>但工作的時間長了之后,習慣了其實也就還好。對于網上勸退的聲音,我覺得應該分不同情況看待:
(1)不了解輔導員工作
很多人對輔導員工作的吐槽,源于對輔導員工作的不了解,在報考前往往只看到了輔導員工作表面的好處,比如有寒暑假、工作穩(wěn)定,又或者是報考門檻低,碩士可報,專業(yè)不限等。
但是理想很豐滿,現(xiàn)實很骨感,真正進入這個崗位后,才發(fā)現(xiàn)理想與現(xiàn)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。實際上,輔導員需要處理大量的日常事務,學生管理、班級建設、心理咨詢……這些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心。
其實,工作都有好有壞,無論你想從事什么職業(yè),都要做好功課,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風,如果在報考之前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輔導員的工作性質和要求,或許能少一些心理落差,多一些心理準備。
(2)缺乏社會工作經驗
還有一部分人,沒有被社會毒打過,第一份工作就干的輔導員,因為沒有其他工作做對比,所以會覺得輔導員工作特別辛苦。實際上,每個行業(yè)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和挑戰(zhàn),沒有哪一種工作是完全輕松又完美的。就拿在企業(yè)上班的人來說吧,他們可能得承受巨大的業(yè)績壓力和競爭壓力,而且大多數(shù)人的工資也不是特別高。
(3)領導和學院的問題
當然了,也不能排除某些輔導員工作真的很辛苦。我常常覺得選擇比努力重要,輔導員工作好不好做,跟領導和學校的關系很大。
有的學校管理完善,對輔導員工作給予充分的理解,也能提供較大的支持,整體氛圍比較好,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,輔導員能更順暢地開展工作,也能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。
但也有一些學校,管理混亂或是領導管理風格強硬,輔導員可能會經常受到不公正的對待。尤其遇上不講理的領導,輔導員的工作體驗肯定是大打折扣的。
二、高校輔導員不適合什么樣的人?
輔導員工作的辛苦,主要在其零碎性和突發(fā)狀況多,要求輔導員必須具備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,因為只有這樣,才能在面對繁雜的工作任務和各種意外情況時做到有條不紊、處變不驚。
如果說能力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實踐來提升,那么個人認為性格可能是很難改變的。要說什么樣的人不適合做輔導員,我覺得是容易內耗的人。
作為一名輔導員,我十分認同應該對學生負責,畢竟我們的工作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成長。然而,我也看到過不少例子,一些輔導員因為過于負責,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。這類人往往過于善良、敏感,容易將他人的情緒和問題內化為自己的負擔。
這樣的性格特質可能會導致他們過度投入,甚至犧牲自己的身心健康來換取學生的滿意和認可。可能是因為學生的某句話而徹夜難眠,又或是因為無法為學生解決某個問題而感到深深的自責。
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,我真心建議你:放下助人情結,尊重他人命運。我們有責任幫助學生,但我們也要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。這就好比醫(yī)生也沒辦法救活每一個病人,我們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,做到無愧于心就好。
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,也要學會適度放手,讓學生自己去面對和解決一些困難。輔導員就像是學生的擺渡人,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,但不能包辦一切。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,因為我們不是萬能的。
在輔導員工作之外,我們也是獨立的個體,也有自己的生活和需求。在幫助學生之前,我們首先需要照顧好自己,保持良好的心態(tài)和工作狀態(tài)。如果我們自己都被內耗所困擾,又怎么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呢?
最后,我想說,輔導員的工作可能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鮮,但也并非像一些勸退貼所說的那樣糟糕。這份工作的職責就是如此,任何職業(yè)都可能面臨類似的挑戰(zhàn)。希望大家能夠真實、客觀地了解這份工作,做出明智的選擇。
▍往期內容
>>《上岸事業(yè)編也想辭職!“混編混崗”的坑究竟有多深?丨高才情報局第144期》
>>《20多個博士競爭一個科研行政,這個崗位究竟是干什么的?丨高才情報局第143期》
>>《碩士應聘中學勤雜工?為什么我不建議你“先就業(yè)再擇業(yè)”丨高才情報局第142期》